早在五月份,我就撰文指出,Hyperliquid 是 CeDeFi 的一个鲜明例子——一个使用去中心化金融技术来构建中心化产品的系统。
这里所说的「产品」,指的是其链上永续合约交易所。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币安决定将你所有的存款和交易数据不是存储在仅你和交易所可见的私有数据库中,而是存储在公共账本上——一个人人都可以查看的账本。同时,交易所仍然拥有技术能力来修改或删除任何记录,或者直接拒绝处理你的交易。
而这正是几个月前 Hyperliquid 的工作方式:
更糟糕的是,交易只能通过官方界面 api.hyperliquid.xyz 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如果任何一个出现故障,你根本无法交易——甚至无法取消订单以释放抵押品进行提款。
但自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Hyperliquid 最终是否成为了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无单点故障。 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无法被关闭。即使一个节点或前端出现故障,交易仍可通过网络的其余部分继续。
开放访问和构建新界面的自由。 当没有能够禁止或限制任何事的中央权威时,用户就不会被束缚在单一的网站或应用程序上。运行在公共网络上的 DEX 协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访问——通过替代的网页客户端、钱包集成或第三方应用程序。这消除了对特定域名(可能被封锁)和对官方前端开发者的依赖。
智能合约和基础设施的开源代码。 如果代码是闭源的,没人能确定开发者没有隐藏的后门允许他们操纵交易或其他核心流程。代码的透明度是将信任转变为可验证安全性的关键。
对交易资金的个人控制。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户自己管理用于交易的资产。没有中央权威可以阻止你下单、修改或取消订单——最重要的是,没人可以阻止或延迟你提取作为保证金存入的资金。
当我提到「保证金」时,我主要指的是为期货和永续互换设计的 DEX。这正是 Hyperliquid 最初进入的领域——并且仍然是活跃交易者需求最旺盛的领域。
自从我上一篇文章发表以来,Hyperliquid 在去中心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开放的验证者访问。 此前,新的验证者只能经过团队批准才能加入。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验证者。说明是公开可用的,整个过程不需要特殊许可——只需要技术设置和足够大的权益。然而,要求很高:总共有且只有24个验证者席位,候选人必须锁定足够的 HYPE 代币,使其权益排名进入前 24 名。
完整的验证者列表可在 Hypurrscan 上查看,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查看活跃验证者和候选人的权益数量——并了解需要多少 HYPE 才有资格进行区块验证。

在撰写本文时,进入门槛——由第 24 位验证者的权益定义——为 1,689,001.74 HYPE,按当前价格计算相当于超过 6600 万美元。
这远远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能力范围,但对于大玩家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安全阀:如果他们的资金在交易所被卡住,并且活跃验证者拒绝包含他们的提款交易,他们至少理论上可以质押足够的代币进入验证者集,并自行验证提款。
验证者的地理分布。 协议开放验证者注册后,网络迅速扩张。新的参与者包括经验丰富的质押池和专业验证者,如 Imperator、B-Harvest、Alphaticks、ValiDAO 等。他们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运营,这降低了同时中断或协同破坏的风险。
官方质押指南强调,代币持有者可以将其权益委托给任何验证者——并可以自由地从一个验证者转移到另一个。这使社区能够重新分配投票权,并对关键节点的潜在停机做出反应。没有任何一个验证者是必不可少的。
开源的进展。 该项目已逐步在 GitHub 上发布其源代码组件。这还不是完全的透明,但它允许社区审查共识的实现方式并为其改进做出贡献。这种开放性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发展:2025 年 9 月,Hyperliquid 举办了首次线下黑客马拉松——这表明团队正在积极与开发者互动并鼓励参与。
多个访问点。 Hyperliquid 不再局限于其官方前端。现在可以通过几个流行的钱包直接访问该交易所。最值得注意的是,MetaMask 已将 Hyperliquid 的永续交易直接集成到其界面中。此外,由 1inch 团队推出的去中心化前端 Infinex,现在使用 Hyperliquid 作为其衍生品交易的后端。

这些替代入口的出现意味着,即使 Hyperliquid 网站下线,交易者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应用程序与协议交互。实际上,前端垄断已经消失:网络可以从多个客户端访问,使其对审查和技术故障的抵御能力大大增强。
所有这些发展都表明 Hyperliquid 正在明确且有意识地消除中心化的控制点。该项目一直在积极回应社区的批评——扩大验证者集合,减少自身影响力,开放其技术,并促进集成。
Hyperliquid 2025 年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目标——这是一个预计需要 6-12 个月的多阶段过程。虽然这一转变尚未完成,但今天的 Hyperliquid 看起来与我第一篇文章中描述的版本已经大不相同。
那么,Hyperliquid 的本质是否已经改变到足以被称为去中心化交易所?让我们逐一审视这些标准。
对网络的控制。 目前,Hyperliquid 由 24 个验证者治理,它们不直接由开发者控制。然而,属于Hyper Foundation 的节点持有总验证者权益的 60.5%。理论上,这不足以更改任何区块或智能合约——此类干预需要 66.67%。但实际上,大约 20% 的总权益并不属于独立验证者;它包含通过 Hyper Foundation 启动的委托计划委托给他们的代币。这意味着,实现对网络单方控制所需的代币数量,可以随时从独立验证者那里撤回并重定向到团队自己的节点。
单点故障——一种由开发者控制的「超级节点」——尚未消除。如果团队决定停止网络,而其他验证者继续生产区块,团队仍然有工具可以用空区块替换每一个区块。
可访问性和抗审查性。 Hyperliquid 在让用户操作不依赖单一网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与 MetaMask 和 Infinex 的集成就是明证。现在,交易所需的就是一个钱包和通过 RPC 访问区块链。如果明天 Hyperliquid 域名被封锁或团队关闭其界面,交易仍将继续——任何人都可以简单地切换到另一个界面。这完全符合DeFi 精神:无需许可地参与金融活动。
开放代码。 在这方面,Hyperliquid 仍在进行中。其核心智能合约的代码尚未完全公开,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没有隐藏的中心化控制机制。然而,方向是明确的:开发者对其代码的可靠性和开源安全性的信心越足,就会有越多的组件可供公众审查。
托管和提款。 在这个领域,没有任何变化。Hyperliquid 仍然是一个托管平台,就像最初一样。要开始交易永续合约,用户必须在 Arbitrum 网络上存入 USDC。这些代币进入一个完全由 Hyperliquid 验证者控制的智能合约。提款只能在他们批准的情况下处理。已添加了对其他加密货币存款的支持,但情况甚至更加复杂:在存入此类资产时,用户将其发送给中介,因此提款不仅取决于 Hyperliquid 的验证者,还取决于这些中介履行其义务。
不过,有一个部分解决方案。当你在 Arbitrum 上将 USDC 存入 Hyperliquid 桥接合约时,你会收到 Hyperliquid 区块链上的封装 USDC 代币作为回报。这些代币代表了桥接管理员日后将其兑换为相应数量 USDC 的承诺。
Hyperliquid 偶尔未能履行这些义务。有几名用户报告称在不同时间无法访问交易所界面。没有该访问权限,他们无法取消限价单、平仓或释放抵押品以提现回 Arbitrum。现在有了多个界面,如果访问被阻止,用户可以简单地打开 Phantom 或 MetaMask,导入他们的助记词,然后手动取消订单或平仓以释放资金。
Hyperliquid 网络上的 USDC 不能直接由 Circle 兑换成真实的美元——毕竟这些是封装代币,Circle 不承认它们。然而,由于 Hyperliquid USDC 是最大链上交易所之一的主要交易资产,该代币已经在加密社区中获得关注。
这意味着你可以访问 rabbit.io,将封装的 Hyperliquid USDC 兑换成超过 10,000 种可用加密货币中的任何一种——包括 Circle 支持的任一网络上的官方 USDC。
目前,Hyperliquid 已经显著接近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地位。它消除了过去的的主要缺陷——网络对少数受信任开发者节点的依赖。得益于 21 个独立验证者和对网络的开放访问,Hyperliquid 不再拥有一个可以简单地「一键关闭」的可见故障点。但仍然存在一个「不可见」的故障点——通过开发者委托给独立验证者的代币,这些代币可以随时被撤回。
当然,Hyperliquid 仍有改进空间。例如,一些服务组件(如 API 服务器)仍然是中心化的。但最重要的是趋势:该项目一贯宣称其走向完全开放和弹性协议的道路,并且其最近的步骤证实了这一目标的严肃性。
因此,今天的 Hyperliquid 不再是 CeDeFi 的例子——它是一个走向真正去中心化的平台范例。如果 Hyperliquid 团队继续在放弃控制权的道路上走下去,我们可以预期交易所很快将达到100% 的去中心化标准,成为一个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控制的完全链上协议。